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武功秘籍分享--信息学部FIT论坛第13期纪实

来源:信息学部中文网 时间:2022-11-01 访问次数:292


     丹桂飘雨,银杏泛黄,杭州满城秋意浓。

20221028日,信息学部在华为黄大年茶思屋举办了第13FIT论坛,请近年国家基金人才项目入选者分享如何在人才项目申请中脱颖而出的经验。所有论坛报告人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青年学者们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学部领导亲临现场,为论坛致辞,为青年学者们解惑。



信息学部主任陈纯院士在论坛伊始致辞,强调FIT论坛抓住了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大好契机。学部发挥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在破五唯的进程中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陈院士特别肯定了论坛主题的选择。



本次论坛,学部邀请了五位基金委杰青优青项目(2021-2022年)获得者进行科研和经验分享。杰青项目获得者、计算机学院李玺教授分享的科研体会具体详实,从基金委信息学部整体申请情况到最终获批情况,从申报书摘要、组织材料到答辩要点,科学问题和技术创新,梳理得十分细致,强调申请“是个系统工程”。四位优青项目获得者则分享了各自探索出来的“武功秘籍”。生仪学院特聘副教授丁鼐从事的领域是个小众交叉学科,他幽默地跟大家强调自己踩过许多坑,分享了不少失败的经验,当然还有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赵洲研究“生成式AI”,领域高手如云,第三方复现和产业应用是他的制胜法宝,科研成果的多维度产研协同展示为他打开了优青的大门。信电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王作佳调侃自己还在长聘轨道上待评,在优青申请道路上,可谓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准备”。答辩前自问自答,事先充分准备问题竟然达到了50个!他生动有趣地还原了答辩现场实况,引来阵阵掌声。信电学院副教授叶德信自我剖析说短板,论文、专利、奖励都不突出怎么办?转变思路!他以四次失败申请为教训,重新出发,突出优势扬长补短,以军工纵向突出成果应用价值,系统性地阐述了基础研究工作之间的强关联,获得了评委专家的认可。



与会者近70人认真听完报告,都为每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所感动。信息学部副主任邱建荣教授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功夫在书外。每一位青年学者都要有长期作战的规划,并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要提前对研究方向进行凝炼,贯穿原理-技术-系统,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他建议一定要平时加强学术交流,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和战术行动。但“即使你很努力也还可能失败”,因此要摆正心态,帽子不应该是科研的唯一的目的。“当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他强调了对自己所从事事业“倾注灵魂”的重要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把它做到极致,这样既能享受幸福,也能感动他人,其它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邱主任会上介绍了FIT论坛的举办情况以及奥创光子冠名资助情况,并预告了学部下一场将举办医工信交叉论坛。会议结束前,华为杭研院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华为技术挑战难题情况,欢迎浙大学者踊跃挑战。


 


联系我们
Email : fit@zju.edu.cn
电 话:86-571-87951772
邮 编 : 310027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