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当前,学科交叉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研究生院利用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推出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并在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提升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浙大内涵式发展。正值毕业之际,首批专项计划的学子即将告别校园,扬帆远航。“信息+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中心推出“优秀学子专栏”系列访谈报道,希望以这些优秀的交叉培养研究生为榜样,激励更多学子不畏挑战、勇于探索,成为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本期人物是来自生仪学院2016级首批交叉培养博士生董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风采世界。
『个人档案 』 | 董浩,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生(硕博连读),首批入选浙江大学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主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临床医学),主导师陈星副教授,合作导师严敏教授、张冯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便携式气体传感设备研发,以及临床麻醉药物的呼出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Anesthesia & Analgesia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曾获得CBME201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青年论文竞赛“优秀论文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苏州育才国际交流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浙江大学“三好研究生”(2次)、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4次)等荣誉和奖励。2019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之江实验室”继续进行智能传感方向的研究。 |
董浩:学科交叉是优势而非负担
阳光、开朗、自信,这是董浩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我校首批入选专项计划研究生,谈起自己与学科交叉的结缘,不禁感激母校,感谢导师组团队。
董浩与学科交叉的初次破冰,还源于他的本科毕业设计。“当时陈老师与严敏教授的团队已在一些课题上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从山东大学推免至浙大后,跟着陈星老师做毕设,随后就进入玉泉校区实验室和严敏教授所在的浙二麻醉科手术室。”在正式加入陈星老师团队后,董浩开始考虑“走出”实验室,“我的专业是生物医学工程,它是通过对工程方法的研究,解决临床的具体问题。若只是囿于实验室之中,则研究往往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适逢硕士阶段的第二年,学校推出了专项计划。陈老师和董浩抓住此次“走出”实验室的机会加入该计划,而这次的加入奠定了董浩今后学科交叉的科研道路,为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博士阶段的科研工作中,董浩经历了很多坎坷与失败的课题,对未知的领域亦缺乏过自信而踌躇不前。“失败也是科研的一部分,走过的路都会有收获”,董浩回忆,最初寻找交叉方向过程中,主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把握不准;在研发便携式的气体成分分析设备中,会碰到软硬件等工程细节问题……面对这些困难,董浩没有退缩,而是及时主动地与陈星老师和严敏老师沟通,领略导师对科学研究独到的见解、感受学科交叉带来的魅力。
“学科交叉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毫无医学背景的董浩来说,“临床研究的实验设计”、“伦理申报”等不再只是表面的文字表述,而是在浙二医院的麻醉手术部,跟着严敏教授和张冯江老师参与百台手术后所学到的技能。“这是大多数工科学生所没有的奇特经历,也是我在博士学习期间的幸运之处。”对于这点董浩感到尤为自豪。
科研之路荆天棘地,充满了艰难险阻,如何将主学科与交叉学科串联,把握好研究尺度,对于交叉培养研究生来说尤为重要。“记得在我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的时候,陈星老师跟我说过,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能够把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好。”而在董浩看来讲好完整的“故事”,“方法”与“需求”是其必要元素。“在我的仪器设备设计研究工作中,工程技术为课题提供“方法”,完整的临床人体实验为“需求”,通过标定测试,则可直接验证设备在手术环境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该研究工作已发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ZJU TOP期刊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上。
业精于勤,形成于思。“换位思考”则是学科交叉为我们带来的另一优势。“发表于麻醉学领域的ZJU TOP期刊Anesthesia & Analgesia上的文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董浩介绍,工程背景的他,对医生视角的把握,尤其是医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并不是很熟悉,在最初的论文中统计分析方法并不规范,同时结果的展现形式缺乏吸引力。“要感谢严敏老师和张冯江老师,他们给我解释了医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和兴趣所在,并指导了我很多医学统计学方面的知识,这篇论文才能在交叉学科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得以发表”,董浩不禁感慨:“在和不同技术背景的研究人员的交流过程中,“换位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这是博士期间我在研究思路上的重要收获,也是每一位参与学科交叉培养计划的同学所需要培养的能力。”
“快速气体分析仪”、“麻醉药物”、“数据分析”……这段科研经历,对于董浩而言,不仅仅在于发表了几篇SCI论文,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层面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告知我们学会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思维方式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性; 正是他的交叉背景,赢得了“之江实验室”面试官的认可,并顺利拿到满意的offer。
学科交叉带给学生的不是简单的科研方法、眼界,更给予他们思维上的自由发挥空间,不畏挑战,终生受益。相信在未来的工作研究中,董浩定能心中有光,不失勇气的探索下去。
从左往右:严敏教授、董浩、陈星副教授
成果列表
期刊文章:
1. "Simultaneous on-line monitoring of propofol and sevoflurane in balanced anesthesia by direct resistive heating gas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506 (2017): 93-100. (第一作者,SCI收录)
2. "Evaluating propofol concentration in blood from exhaled gas using a breathing-related partition coefficient." Anesthesia & Analgesia (2019), accepted. (第一作者,SCI收录)
3."A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Propofol Concentration in Blood by a Virtual 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or Array." Analytical Sciences 33.11 (2017): 1271-1277. (共同一作,导师第一,SCI收录)
4. "Association of smoking with metabol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exhaled brea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8.11 (2017): 2235.(第四作者,SCI收录)
5."呼出气监测静脉麻醉药血药浓度."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年 02 (2016): 18-20. (第一作者)
6. "基于超声雾化联用快速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的氯胺酮检测系统." 传感技术学报 31.4 (2018): 630-634. (第二作者)
7. "呼气检测技术与设备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疗设备 2016 年 02 (2016): 11-17. (第二作者)
会议论文:
1. "Sniffing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in exhalation from patients during balanced anesthesia." 2017 ISOCS/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lfaction and Electronic Nose (ISOEN). IEEE, 2017.(第一作者,EI收录)
2. 基于气相色谱-声表面波传感器联用的临床麻醉监测系统. CBME 2015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会议. (第一作者,优秀论文奖)
知识产权:
1. 基于空气热膨胀的液体微量进样装置与方法:ZL 201610247187.4,发明专利,已授权. (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2. 基于微小血液样品的血液粘弹力测定装置及方法:ZL201610273669.7,发明专利,已授权. (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3. 基于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微型色谱检测及分析软件V1.0:2017SR423657,软件著作权,已授权. (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4. 重症监护中的插管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系统软件V1.0:2017SR709167,软件著作权,已授权. (第三作者)
5. 一种基于微小血液样品的血液粘弹力测定装置:ZL 201620371599.4,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6. 基于空气热膨胀的液体微量进样装置:ZL 201620327198.9,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7. 在线监测呼出气中吸入式麻醉药浓度的装置:201720463183.X,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第三作者,导师第一)
8. 一种在线监测异丙酚和七氟烷浓度的简易装置及方法:201720856273.5,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第三作者,导师第一)
参编著作:
1. 第6章 穿戴式与便携式呼吸诊疗传感检测技术. 《穿戴式与便携式生化传感检测技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 20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