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冰冷”的信息数据转化成智能辅助医疗手段?如何让医学知识有效地走进百姓视野?本期的博士生学术交流会带您走进医信交叉研究,探寻学生智慧医疗征程中的突围之路。
本次学术交流会于6月17日下午由“信息+X”中心与“医药+X”中心联合组织召开,来自两个中心的吴丹、吕可伟、陈宇飞、方钲清四位博士生结合课题特点依次汇报,并邀请医学院柯越海教授、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斯科教授、计算机学院刘新国教授以及生仪学院丁鼐长聘副教授共同为学生点评把关。
会议伊始,柯越海副院长结合医药、信息两个领域学科发展现状,介绍了学校对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视;他指出医信学科交叉对打开“数字化健康管理”新模式具有实践性意义,认为“源、渊、远、愿”四字方针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标准和要求,鼓励每位学生脚踏实地做有梦想的人。
会议中,四位同学分别以“基于数据挖掘的慢病管理决策支持”、“基于知识图谱的疾病诊疗过程研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病理图像分割算法”、“智能角膜病诊疗与可解释算法”为题做阶段性研究汇报。现场学生不时地与汇报者探讨交流。点评过程中,工程问题研究如何着眼于科学问题、如何将慢性疾病做到精准、个性化、动态实时监控等是专家对吴丹、吕可伟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思考,另外专家建议陈宇飞同学须将理论方法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结合新技术以问题为导向并着眼于应用场景验证模型准确性,就角膜炎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人群及图像采集等话题专家与方钲清同学展开了共同探讨。
吴丹 | 吕可伟 |
陈宇飞 |
方钲清 |
汇报结束后,在学生与专家间简短的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如何把握交叉研究课题关键点”、“如何很好地与不同学科学者沟通交流”、“如何将信息理论复现于临床应用场景”等问题与专家沟通。专家建议同学们要大量阅读领域内文章建立思维范式、深入掌握交叉领域技术,学会聆听他人、突出自身特色,要有“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回归临床”的思维,最后建议同学们要学会静心思考。将近4小时的学术交流会在同学们与专家的热烈讨论中结束。
本次学术交流会意在串联多中心学子与不同领域专家,为同学们搭建沟通平台。此类交流会“信息+X”中心将继续探索,为营造学科交叉氛围而不断砥砺前行。
本次会议在紫金港校区医学院综合楼701会议室举办,由医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丁萌琪老师主持。